减刑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减刑法律知识

减刑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02-15

 
207986
减刑的条件包括:主体条件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条件是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有重大立功表现。关于减刑的法定条件有哪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减刑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1、减刑的条件如下:

(1)主体条件: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适用条件: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

(3)有下列重大表现可以减刑:

①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②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③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④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⑤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⑥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二、减刑的程序

减刑的程序是为了保证减刑的合法性与严肃性,确保减刑的效果。根据我国刑法第79条的规定,减刑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减刑的程序大体上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1、对受刑的人考察

对受刑人的考察是适用减刑的基础工作,是减刑的第一道程序。受刑人只有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才能予以减刑,而要认定受刑人是否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就必须对其在服刑期间的表现加以认真考察,从而为减刑创造条件。

2、提出减刑建议书

监狱以及其他刑罚执行机关通过对受刑人服刑期间的表现进行考察后,如果认为受刑人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符合减刑的条件,就可以依法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监狱提请减刑的程序应当依照2003年4月2日颁布的司法部《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执行。

3、依法裁量减刑

依法裁量减刑,是指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和受刑人在服刑期间的悔罪或者立功表现,对一定之罪犯适用减刑。由于减刑是审判权之行使,应当将其与对一个人的判决的重要性相提并论。因此,在减刑裁量中,应当严格掌握减刑条件。

延伸阅读
  1.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执行判决
  2. 减刑的条件都有哪些
  3. 合同诈骗犯如何减刑
  4. 醉驾五年能减刑吗
  5. 罪犯服刑多长时间可以减刑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诈骗罪立案前退款是否还要判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
  3. 贪污受贿罪的减刑条件和限度
  4. 刑事诉讼哪些情形不起诉
  5. 打架后多长时间报警有效期
  6. 累犯能免于刑事处罚吗
  7. 职务侵占罪的追诉期规定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