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2-02-14
根据《民法典》三百一十四条和第九百八十七条的规定,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当返还给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如果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且该利益有损于他人,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却使得自己获得利益而损害他人的法律事实。不当得利人应将其所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不当得利的性质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不当受益人的义务根据法律规定的事由而发生,其目的在于纠正受益人不当得利的不合理现象。
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没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据,应属不当得利。此外,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将他人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出的,将被视为侵占罪并予以处罚。如果拒不交出他人财物,应以侵占罪提起刑事诉讼。然而,如果不存在拒不交出捡拾物的情节,不应作为侵占罪对待,也不能认定为犯罪,因此不能以刑法来惩戒,其行为只能由民事法律规范予以调整。
相关法律依据包括《民法典》三百一十四条、第九百八十七条和《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的起点数额是指构成侵占罪所需行为对象的最低价值,它是侵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由违法向犯罪过渡的分界点。
根据刑法第270条的规定,侵占罪需要侵占数额较大的财物方可构成。关于数额较大的起点如何确定,有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数额较大应参照盗窃罪的起点数额,而另一些人认为起点数额可以参照贪污罪。
根据司法解释,侵占罪的起点数额为1万,而一些地方的立案标准为5千。由于财物的价值可能随耗损和市场波动而变化,因此确定行为对象的价值时,可以采用重置价值或折旧价值的计算方式。重置价值指在市场上购买同质同量财物所需的货币量,而折旧价值则是按一定的折旧率计算得出的财物价值。原则上,应根据行为人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时的重置价值来确定行为对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