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0-04
(1) 侵权事实的确认: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未按照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
(2) 行为的违法性:著作权是一种绝对权利,任何人都有义务不侵犯该权利。他人在使用著作权作品时必须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如果行为人违反了法律规定,其行为即具有违法性。
(3) 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所谓过错是指侵权人对其侵权行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大多数是故意的,也有少数既可以由故意构成,也可以由过失构成。
(1) 混淆行为:行为人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近似的标识,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2) 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
(3) 政府机构的限制竞争行为。
(4) 商业贿赂行为。
(5) 虚假宣传行为。
(6)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7) 低价倾销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 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 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三) 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四) 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