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管理的概念及缘起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无因管理法律知识

无因管理的概念及缘起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4-04-12

 
191055
1、无因管理的概念。

无因管理及其法律规定

无因管理是指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损,人们自愿承担管理他人事务的责任,被称为管理人;而受管理人是指接受管理他人事务或受益于他人提供服务的人。

1. 无因管理的起源

无因管理制度的理念源自古代法律对遗失物拾得的规定。作为一项一般性制度,无因管理起源于古罗马法,属于准契约之一。该制度赋予了两种诉权:一种是无因管理正面诉权,即本人对管理人的诉权;另一种是无因管理反面诉权,即管理人对本人的诉权。

近现代各国民法对古罗马法中具体的无因管理诉权进行了抽象,构建了一般性的无因管理制度。

2. 法国民法中的无因管理

法国民法典第三卷第四编规定了非经约定而产生的债务,其中包括准契约和侵权行为与准侵权行为。准契约部分包括无因管理和非债务清偿。

法国民法典对无因管理设有四条,即第1372-1375条。其中,第1375条规定了以下内容:“受善良管理的本人应履行管理人以其名义所做的约束;应赔偿管理人为管理事务所负担的全部个人债务;应偿还支付的一切必要或有益费用。”

3. 德国民法中的无因管理

德国民法典第二编债的关系法的第七章第十一节规定了无因管理,紧接在委任一节之后,称为无委任的事务管理。共计11条,即第677-687条,规定了管理人的义务和权利。同时,该法还设立了准无因管理,包括误信的管理和不法的管理。

德国民法典第677条规定:“未经他人委任,未取得他人权利,为他人处理事务的人,有义务按照本人的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以符合本人利益的方式进行管理。”第678条规定:“无因管理的承担人,违反本人真实意图或可推知的意思,并且管理人明知,即使有不可归责的原因,管理人也应当赔偿因其管理行为所造成的损害。”

4. 瑞士法中的无因管理

瑞士债务法第二编的第十四章规定了无因管理,共计6条,即第419-424条。其中,第419条规定:“未经委任而为他人管理事务的人,有义务按照适合他人利益和可推知的目的进行事务管理。”第422条第一项规定:“如果管理事务被认为是为了保护本人的利益是必要的,本人应当偿还管理人支出的必要或有益费用及利息,并根据具体情况解除管理人承担的义务。对于其他损害,应根据法院的裁量,承担赔偿义务。”

延伸阅读
  1. 不属于无因管理的情况有哪些
  2. 无因管理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点
  3. 什么是民法中的事实行为
  4. 合同债权有什么基本特点
  5.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互联网支付的洗钱风险与法律防范
  2. P2P清偿的顺序及债权债务清偿途径
  3. 企业贷款股东的责任
  4. 案情简介
  5. 案情介绍:买方以货物质量瑕疵为由拒付货款
  6.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解决涉行政机关为被执行人案件问题的通知
  7. 中小企业常见融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