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1-28
目前,对于无因管理的收费标准尚未达成统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管理人无权要求受益人支付报酬,但有权要求受益人承担以下费用:
管理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还管理事务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及其利息。这主要包括直接的支出费用。
当管理人为受益人负担必要的债务时,受益人应清偿该债务。这些债务限于必要或有益的范围内。
当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遭受损失时,受益人应负责赔偿。例如,如果管理人在为他人救火时受伤,需要住院治疗并支付医疗费用,受益人应为其进行赔偿。如果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死亡,受益人应承担丧葬费用和法定抚养费用,管理人的继承人可以向受益人请求。受益人的赔偿范围应限于管理人的直接损害,而不包括管理报酬。只有当管理人所管理的事务属于管理人的职业范畴时,管理人才能向受益人请求报酬。
无因管理是一种法律事实,它使管理人与受益人之间产生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与民事法律行为不同,无因管理属于事实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54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它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产生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而无因管理的管理人虽然需要有为他人利益管理的意思,但无需有与受益人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目的,也无需明确表示管理他人事务的意思。无因管理之所以在当事人间产生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不是因为管理人有与受益人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意思,而是因为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务这一事实。尽管在管理事务中,管理人有时需要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例如为受益人处理急待处理的商品而订立买卖合同,但这只是一种管理手段,它仅在管理人与与之订立合同的第三人(买主)之间产生效力,并非无因管理行为本身。
由于无因管理属于事实行为,因此不适用于有关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并且无需管理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因此,即使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独立为他人管理事务,也可以适用无因管理的规定。例如,当一名中学生在路上遇到危急病人并将其送往医院时,就是一种无因管理的行为。有人认为,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为他人管理事务,应适用不当得利的规定。其理由主要有两点:首先,如果使用无因管理来解决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他人管理事务的问题,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将承担许多义务,对其及其监护人极为不利,不符合法律设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目的;其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担任管理人时,常常处于无意识能力的状态,不具备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因此不能构成无因管理。然而,这种观点难以成立。从立法体例上来看,德国民法典第682条对管理人的行为能力有要求,规定:“管理人系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者,仅依侵权行为及不当得利的规定负担损害赔偿及返还利益的责任”。但是,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并没有要求管理人必须具备行为能力,我国的民法通则也没有这种限制规定,因此不应采用与德国民法相同的解释。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来说,适用无因管理的规定并不会对其造成不利;而适用不当得利的规定对其也未必有利。因为返还不当得利仅限于利得部分,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两种制度的立法目的不同:前者旨在鼓励人们做好事,保证那些主动为他人服务的人不会吃亏;后者旨在纠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正常现象,防止那些无根据地获得利益的人占便宜,以保护受损害的人的利益。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否能够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这是无因管理能否成立的关键问题。我认为,管理他人事务必须是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损,才能成立无因管理,因此管理人对其进行的管理或服务应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但认识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状况并非完全一致。行为能力是根据一般人的智力发育情况统一划定的(个别人即使未达到一般人的智力发育水平,也可以经过特定程序认定),而认识能力是根据行为人实施行为时的认识情况确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所管理的事务同样可以有认识能力。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主动帮助他人,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而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情况并不少见。
无因管理与代理有相似之处,但二者的性质不同。管理人在为他人管理事务并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是以自己的名义而非本人的名义进行的,管理的后果最终归属于本人而非直接由本人承担;管理行为不限于民事法律行为,也可以是事实行为,并不一定与第三人产生关系。因此,无因管理不能适用于有关代理的规定。特别是无权代理与无因管理是不同的,无因管理不涉及本人是否追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