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债权转让能否由受让人作出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9-1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债权在一定的情形下是可以转让的,转让债权时,出让人与受让人要签订债权转让协议,那么民法总则债权转让能否由受让人作出?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民法总则对债权转让能否由受让人作出的规定
一、民法总则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在以下情形下除外:(一) 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二) 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二、债权转让的特征
债权转让具有以下特征:1. 债权转让具有非要式性:债权人与第三人达成债权转让意思表示一致后,债权转让合同即成立,无需特定形式的合同,除非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债权转让合同的形式是否书面并不影响其效力。对于已经作成债权证书的债权转让,虽然需要交付债权证书,但这属于履行附随义务而非债权转让的成立要件。2. 债权转让具有无因性:债权转让基于各种原因产生,可以基于买卖、赠与或代物清偿等,无论债权转让的原因和有效性如何,都不会直接影响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这种无因性的目的在于保障债权流转的安全性和善意受让人的利益。3. 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债权转让是将债权作为一项财产进行处分,因此要求转让人必须具有处分权限和处分能力。如果无处分权人进行债权转让,除非债权人追认,否则该行为无效。
最新资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债权转让的规定
一、民法典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在以下情形下除外:(一) 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 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如果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该约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该约定不得对抗第三人。
二、债权转让的通知和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时,如果未通知债务人,则该转让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一经发出,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