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责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债权人违约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违约责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债权人违约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8-05

 
189827
在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借给他人钱,在借给他们钱的时候,需要对方写一个欠条,这样能够保证我们自身的权利,那么如果有一方违约之后需要承担哪些违约责任?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违约责任的形式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违约责任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 履行不能

履行不能是指当事人由于主客观原因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根据不同的标准,履行不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合同同时符合自始不能、客观不能、永久不能和全部不能的情况,那么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而不是违约。

2. 拒绝履行

拒绝履行是指在合同履行期到来后,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

3. 迟延履行

迟延履行是指在合同履行期届满后,债务人虽然能够履行合同义务,但未履行,并且没有明确表示将不履行。

4. 不完全履行

不完全履行是指债务人已经履行合同义务,但其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不完全履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加害履行既构成违约又构成侵权,属于违约与侵权的竞合关系。

债权人违约的构成条件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债权人违约的构成条件包括以下几个要件:

1. 债务内容的实现以债权人的受领或其他协助为必要

债权人的受领或其他协助对于债务内容的实现是必要的条件。

2. 债务人已提供了履行

债务人已按照债务的本旨提供了履行。

3. 债权人受领拒绝或受领不能

债权人受领拒绝是指债权人无理由地拒绝受领已提供的给付;债权人受领不能是指债权人无法提供受领所必需的协助,包括受领行为不能和受领行为以外的协助行为不能。即使在其他时刻或条件下债权人可以受领该给付,但仍视为不能受领。

根据以上规定,债权人违约的构成需要同时满足上述三个要件。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和第五百七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1. 债务人车辆被开走欠债可报警吗?
  2. 买卖合同提存是如何规定的
  3. 新公司成立股东出资时间的法律规定
  4. 合同签订可约定第三方吗
  5. 什么是预期违约和届期违约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公司注销时的债权债务是否可转让
  2. 意思主义和物权变动
  3. 个人间借款的法律注意事项
  4. 不知情的情况下高利贷担保受法律保护吗
  5. 如何查找欠债人的财产
  6. 暑假工试用期有工资吗
  7.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原则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