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逃避债务可否撤销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7-1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夫妻离婚时要处理债务偿还的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夫妻通过假离婚的方式逃避债务的承担,那么离婚逃避债务可不可以撤销?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离婚逃避债务的撤销权
一、债权人的撤销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如果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给他人,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此外,如果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况,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仅限于债权人的债权。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产生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如果在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则该撤销权消失。
二、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执行方法
(一)强制与教育相结合对于执行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执行人员应采取强制与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执行人员首先应该向被执行人宣传法律,指出法院认定其为假离婚的事实依据,以及借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法律后果。由于借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原因复杂,被执行人可能对法律知识存在片面的理解,或者受到他人的误导。因此,执行人员应根据不同案件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执行人员的思想工作,被执行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对于少数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即使经过多次教育仍不改变态度,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第六项的规定采取强制措施。
(二)迳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对于通过行政程序协议离婚的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可以直接对其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执行措施。对于为逃避债务而在离婚登记机关协议离婚,将夫妻共同财产转移给无债务方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对其转移的财产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三)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认定其行为无效对于通过诉讼程序办理的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尽管这些案件已经完成了离婚手续,但在财产分割上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情况,其中一方承担全部债务而另一方不承担债务。针对这类案件,建议院长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确认被执行人与财产证照持有者共同承担债务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