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转移的有效要件如何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务人法律知识

债务转移的有效要件如何规定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4-23

 
189507
你是否也对债务转移的有效要件如何规定有一些疑问呢?很多人都在网上寻找答案,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针对债务转移的有效要件如何规定这个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赶紧来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债务转移的有效要件

一、有效债务存在

债务转移的前提是债务有效存在。如果债务自始无效或者在承担时已经消灭,即使当事人就此定有转让合同,也不会生效。然而,在一定情形下,存在瑕疵的债务仍然可以成立债务承担。此外,将来发生的债务也可以设立债务转让,但是要等到该债务成立时才能发生转移的效果。同样,诉讼中的债务也可以由第三人承担。

二、具有可转移性的债务

不具有可转移性的债务不能成为债务承担合同的标的。在司法实务中,通常认为以下债务不具有可转让性:

  1. 性质上不可转移的债务,指的是与特定债务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联系的债务,需要特定债务人亲自履行,因此不能转让;
  2. 当事人特别约定不得转移的债务;
  3. 合同中的不作为义务。

三、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合意

债务转让需要债务人与第三人就债务的转移达成合意。

四、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转让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只有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原合同义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转让合同义务的协议才能对债权人生效。这是因为债务作为一种义务是债务人必须履行的,而且合同义务的履行直接关系到债权人权利的实现。如果允许债务人随意处置或转让其债务,债权人权利的实现就很难保证。如果合同义务受让人没有履行义务的能力,或者信用不佳,那么债权人的利益甚至无法实现。因此,《合同法》明确规定:“债务人将合同义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延伸阅读
  1. 产权过户登记不是二手房买卖合同的生效要件的原因
  2. 合同诈骗罪的定义和意义
  3. 合同欺诈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4. 一方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的情况
  5. 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关于撤销权除斥期间的举证责任
  2. 出借人借款时审查借款用途的法律意义
  3. 民间借贷纠纷的法院拘留期限
  4.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有效期限
  5. 多人保全债务人财产按比例分配原则
  6. 债权人追讨欠款的法律程序
  7. 案例分析:杜某诉江某借款纠纷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