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化及其影响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机构 > 证券交易所法律知识

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化及其影响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2-30

 
189140

交易所公司化及其背景

商业活动与监管活动

交易所公司化后,其业务变成两个部分:一是商业活动,二是监管活动。前者是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并从中收费获取收入。后者是制定规则、确保上市商和会员遵循规则,从而为资本的交易提供一个公正、公平、有序的市场。

交易所公司化浪潮及其背景

在业外人士的眼里,证券交易所只是为追求赢利的证券交易提供一个场所,而它自身不应该以利润为导向。因此,证券交易所就应该是会员制,类似于俱乐部,由会员们共同所有,由会员们出资维系,让会员们进入使用。但是,现在我们突然发觉,会员制的交易所已经很少了,大部分主要交易所已经变成了公司制。换言之,现在的交易所与一个普通的商业企业并无二致,不再提供会员之间的互助,而是所有者(股东)的赢利工具。著名的交易所中,硕果仅存的会员制交易所也就是纽约股票交易所和东京股票交易所,而前者还正在酝酿改制为公司。证券交易所公司化的浪潮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最早是1993年从斯德哥尔摩股票交易所开始的。随后是赫尔辛基股票交易所(1995)、哥本哈根股票交易所(1996)、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1997)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1998)。目前巴黎股票交易所、多伦多股票交易所、伦敦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市场、新加坡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都已经加入这一行列。交易所不仅进行公司化和追求赢利,还要上市,在自己的市场上市。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于1998年10月、香港交易所于2000年6月、新加坡交易所于2000年12月分别在各自的市场上市。

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浪潮是由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诱发的

第一是各国经济重点放松管制和市场自由化浪潮。80年代初期,里-根和撒*尔夫人分别在美国和英国执政,同时鼓吹和应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越来越加强市场力量的自发调节作用,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这一思潮实际上也席卷其他发达国家。当时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市场自己能够做得更好。这一浪潮也影响到证券市场,影响到证券交易所的组织结构,为交易所公司化和追求赢利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人们认识到,交易所也可以通过自律监管、借助于追求利益的激励机制将自己管理得更好。第二个原因是技术的进步。由于电子信息、通讯和数字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股票交易从场地交易市场转向电子交易市场,交易越来越自动化和非中介化,这些摧毁了交易所的自然垄断基础,会员制的互惠治理的好处大大降低。同时,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会员制交易所缺乏资源利用最新的技术。第三个原因是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由于经济日趋全球化,资本在国际之间迅速流动,加剧了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一个不以赢利为目标的交易所是很难适应竞争的。只有公司化才能从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资源以改善交易所的设施和运作方式。
延伸阅读
  1. 公司债券信息披露规定细化,保护投资者权益
  2. 向证券交易所提出股票上市交易申请的法律程序
  3. 证券交易所对股票交易活动的监管
  4.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及其优劣剖析
  5. 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证券部席位号

证券机构热门知识

  1. 提高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透明度,财政部公布代理发行计划
  2. 我国证券市场管理的基本目标
  3. 证券公司债券承销的岗位职责
  4. 融券业务的基本概念和账户类型
  5. 保荐人资质认证和审核
  6.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二○○一年修订本)
  7. 设立经纪类证券公司的法律条件
证券机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协议范本
  2. 股份转让协议书范本
  3. 股份转让合同范本
  4.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