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裁决后多久执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裁决后多久执行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9-19

 
188572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会发生医疗纠纷,如果双方协商不了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申请诉讼,但是对于医疗纠纷裁决后多久执行呢?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医疗纠纷裁决后的执行时间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和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时,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然而,如果医疗事故涉及鉴定问题,根据法律规定,鉴定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因此,法院常常因等待鉴定结论而暂停案件审理。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时间取决于法院技术室和鉴定机构的案件数量。虽然法律规定鉴定机构在接受委托后应在30个工作日内出具鉴定报告,但实际情况很少能做到如此快速。

开庭判决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法律对审限的规定,简易程序案件应在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案件应在6个月内审结。

一审判决生效后,被告有十五天的上诉期。如果没有上诉,十五天过后判决生效。根据判决书中关于付款时间的规定,被告一般要在判决生效之日起或判决生效后的一定天数内支付款项。满足这两个条件后,判决书生效。如果被告不履行支付义务,申请执行可以凭借判决书、判决生效文书和强制执行申请书在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有效期为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

二审判决略有不同,从二审判决时即为生效之日。凭借一审和二审判决书以及强制执行申请书,可以在一审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有效期为二审判决之日起两年。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

医疗事故纠纷的鉴定程序有三种方式: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指定鉴定。

1. 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

当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并且达成一致意见,希望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等级以及赔偿数额时,双方可以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鉴定的组织由医疗纠纷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卫生行政部门下属的医学会设有专门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负责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

2. 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如果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卫生行政部门启动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条件是: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下属医疗机构的报告并组织鉴定,或者是患者及其家属单方面要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医疗事故鉴定,并且得到许可。

3. 法院要求鉴定

根据中国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医疗机构和患者及其家属都没有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但主审法官认为有必要进行鉴定,法官可以自行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要求,启动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和期限
  2. 医疗事故鉴定的定义
  3. 哪4种医疗纠纷法院不得受理
  4. 行政调解医疗纠纷的程序和步骤
  5. 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 医保局的职责和作用
  4.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
  5.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6.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7.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