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12
行政复议是一种制度,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理决定有异议时,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要求重新处理的请求。它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行政复议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提出行政复议的人必须是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当事人提出行政复议必须是在行政机关已经做出行政决定之后。如果行政机关尚未做出决定,则不存在复议问题。复议的目的是解决行政争议,而不是解决民事或其他争议。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不服,只能按照法律规定,向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行政复议以书面审查为主,以不调解为原则。行政复议的结论做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除非法律规定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否则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情况下,仍可以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复议制度是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满意,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请求重新审查并纠正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制度。它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行政复议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行政复议的处理对象主要为行政争议和部分民事争议。
行政复议的审查对象直接针对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的审查标准主要是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行政复议主要采用书面审理的方式。
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为行政相对人,被申请人为行政主体。
行政复议的处理机关为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