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从事戒毒治疗业务如何处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擅自从事戒毒治疗业务如何处罚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9-22

 
18773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强制隔离戒毒是在戒毒所进行的,而吸毒人员也以自行到具有资质的吸毒医疗机构进行戒毒,戒毒医疗机构要具有一定的资质,那么擅自从事戒毒治疗业务怎样处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擅自从事戒毒治疗业务的处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戒毒治疗业务的行为将受到以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戒毒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吸毒人员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

设置戒毒医疗机构或者医疗机构从事戒毒治疗业务的,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报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同级公安机关备案。戒毒治疗应当遵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戒毒治疗规范,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根据法律规定,戒毒治疗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戒毒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不得做广告。戒毒治疗收取费用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擅自从事戒毒治疗业务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戒毒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戒毒治疗业务的行为将受到以下处罚:

卫生行政部门将责令违法行为停止违法业务活动,并对违法所得和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等物品进行没收。如果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社区康复的定义和相关规定

什么是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是指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接受的一种康复方式。根据相关规定,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戒毒人员接受不超过3年的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的执行和要求:

被责令接受社区康复的人员应当在收到责令社区康复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报到,并签订社区康复协议。如果被责令接受社区康复的人员拒绝接受或严重违反社区康复协议,并再次吸食或注射毒品,将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不得提前解除。

社区康复的服务和支持:

负责社区康复工作的人员应当为社区康复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治疗和辅导、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以及就学、就业、就医援助。

社区康复的解除通知:

社区康复期满后,社区康复执行地公安机关将出具解除社区康复通知书,并在7日内通知社区康复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同时将通知书送达社区康复人员本人及其家属。

自愿戒毒人员的选择:

自愿戒毒人员、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可以自愿与戒毒康复场所签订协议,到戒毒康复场所接受戒毒康复、生活和劳动。戒毒康复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为戒毒人员提供戒毒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和生产劳动条件。

戒毒康复场所的管理要求:

戒毒康复场所应当加强管理,严禁毒品流入,并建立戒毒康复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机制。戒毒康复场所组织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时,应当按照国家劳动用工制度的规定支付劳动报酬。

延伸阅读
  1. 无罪辩护醉驾怎么判
  2. 寻衅滋事罪轻微伤会怎么样
  3. 刑事处罚与不起诉决定书的区别
  4. 信用卡逾期还款是否会导致刑事处罚?
  5. 酒后驾驶被人敲诈写了借条怎么办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一个案子两个违法实施如何处罚
  2. 被行政拘留后的救济途径
  3. 知情权
  4.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5.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6. 法律对行政处罚设定权的辅助性和过渡性问题
  7. 行政处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