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高仿不满5万的处罚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卖高仿不满5万的处罚标准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1-26

 
187596
目前在网络上、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人卖高仿,很多人觉得卖高仿没有什么大不了,其实卖高仿是会受到法律处罚,法律上严禁当事人卖高仿。有些人卖高仿金额不足5万,觉得能减轻处罚,手心律师网为大家介绍卖高仿不满5万的处罚标准。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销售商如果明知是假冒伪劣的产品而予以销售的,属于欺诈行为,是违法行为。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后,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并要求赔偿。

购买到假货的维权途径

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维权:

  1. 与商家协商并要求赔偿;
  2. 向工商局和消协等行政部门进行投诉;
  3. 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合法调节组织进行调解;
  4. 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时,可以到仲裁机构对物品进行仲裁。仲裁结果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可以作为起诉的证据;
  5.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商家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消费者购买到假货,损害了自身合法权益,可以要求出售假货的商家赔偿。如果商家在赔偿消费者后发现该商品是由生产者或上一级批发商提供的,而商家并不知情,商家可以向生产者或上一级批发商要求赔偿。消费者因商家销售的商品缺陷遭受人身侵害或财产损失时,可以同时起诉商家和生产企业,并要求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规定,对于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到的假货,导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要求提供商品的店铺赔偿。如果平台管理不严格,无法提供商家的真实名称、电话号码和有效地址,导致消费者无法追究商家责任,消费者可以追究平台的责任并要求赔偿。对于网络交易平台的宣传承诺(如假一赔十),如果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平台应履行承诺。平台在给予消费者补偿后,有权追究店铺的责任,并要求店铺进行补偿。如果平台在提供店铺销售者的电话、地址和名称时,却知道该商铺售卖的是假货,但选择不处理,那么该销售平台将承担连带责任。

延伸阅读
  1. 在株洲三年前有过信用卡逾期还能贷款吗
  2. 非法集资业务员怎么判
  3. 单位行贿罪的罚金标准及执行方式
  4. 非法集资的刑事判决规定
  5. 法院判处罚金的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一个案子两个违法实施如何处罚
  2. 行政处罚违纪党员处理程序
  3.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种类
  4.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6.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7.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