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是否适应刑事案件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2-10
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案件如果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是可以得到和解的,这样的话就可以少了很多麻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可以和解。那么和解是否适应刑事案件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和解在刑事案件中的适用范围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案件中刑事和解适用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
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案件
刑事和解适用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案件,涉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和侵犯财产罪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案件的刑罚限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情况。
过失犯罪案件
刑事和解适用于除渎职犯罪以外的过失犯罪案件,但这些案件的刑罚限于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情况。
故意犯罪的限制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过去五年内曾经故意犯罪,刑事和解程序将不适用于他们。无论其之前的刑罚是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还是单处附加刑,只要在五年内有故意犯罪记录,都不能适用刑事和解。这里的“五年内有故意犯罪”与刑罚规定的累犯是不同的。
相关法律
刑事诉讼法第277条【和解协议的适用范围】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77条的规定,以下公诉案件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真诚悔罪,并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同意和解,那么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案件,涉及刑法分则第四章和第五章规定的犯罪,但这些案件的刑罚限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情况。(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过失犯罪案件,但这些案件的刑罚限于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情况。对于在过去五年内曾经故意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刑法第65条【一般累犯】
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的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行,将被视为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对于过失犯罪除外。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后的五年期限将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