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可以取保吗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0-04
在国内有不少未成年人在犯罪,比如打架斗殴、校园暴力、盗窃等等。未成年人犯罪之后需要负起一定的责任,而作为父母在知道自己的孩子被警察拘留的时候都会想要申请取保候审,未成年犯罪可以取保吗?手心律师网有更多知识,欢迎浏览。
未成年犯罪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犯罪取保候审的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以下情形之一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一)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三)患有严重疾病、无法自理生活、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结案,需要进行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执行机关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未成年犯罪取保候审的申请权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被羁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与本案无关;(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限制;(四)有固定住所和收入。
保证人的义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保证人应履行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相关规定;(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时,应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取保候审的未成年犯罪人的义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在传讯时及时到案;(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
非刑罚化处理对于未成年犯罪的意义
我国在对待未成年犯罪时采取宽松处理的态度,只有在特别严重的案件中才会采取刑罚措施。
非刑罚化处理的种类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非刑罚化处理的未成年犯罪包括以下情况:1.犯罪情节轻微,根据刑法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的;2.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的;3.对于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扩大性地作为相对不起诉处理,采用非刑罚化处理方法。
常见的非刑罚化处理方法
常见的非刑罚化处理方法包括:1.家庭管教:要求家长加强对未成年犯罪人的管束和教育,并定期向专门机构报告;2.工读教育:对问题青少年进行矫正教育的特殊教育形式;3.社会帮教:要求学校、单位、街道或乡镇组织负责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日常帮助教育;4.社区服务:要求未成年犯罪人在指定场所完成一定量的公益劳动,以获得帮助和教育。
我国对待未成年犯罪的态度
我国在处理未成年犯罪时采取非刑罚化处理为主,慎用和从宽刑罚措施,旨在挽救、教育和感化未成年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