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诉讼中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怎么办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全文法律知识

生态环境诉讼中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怎么办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1-22

 
18679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非法排放污染物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如果就损害赔偿问题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生态环境诉讼中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生态环境诉讼中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处理方式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规定了生态环境诉讼中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处理方式。

受理和审理

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如果同一损害生态环境行为又被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并且符合起诉条件,那么应由受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的人民法院受理并由同一审判组织审理。这样可以确保对于同一行为的不同诉讼请求能够在同一审判程序中得到处理。

中止和裁判

如果人民法院受理了因同一损害生态环境行为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和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应当先中止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审理。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审理完毕后,再就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未被涵盖的诉讼请求依法作出裁判。

受理民事公益诉讼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的裁判生效后,有权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机关或者社会组织,如果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存在前案审理时未发现的损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并且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企业偷排污水的责任承担

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如果企业偷排污水造成第三人损失,企业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例如,如果企业违法偷排污水导致江河下游养殖鱼死亡,养殖户可以要求企业赔偿损失。如果多家企业违法排污造成损害,相关企业可以被要求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赔偿事宜,受害人可以收集证据并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行政责任

对于企业偷排污水行为,环保部门等有权采取责令停业整顿、限制生产、罚款等行政措施,并对企业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行政拘留。居民可以向当地的环保局举报投诉,及时制止企业的违法行为,维护自身利益及当地环境的完整。

刑事责任

对于严重偷排污水行为,涉嫌犯罪的企业将受到刑事追究。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如果企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处置有放射性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如果发现企业偷排污水且严重污染环境,应向环保局举报投诉,以使企业及企业负责人受到相应的法律惩罚。
延伸阅读
  1.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是什么意思
  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司法解释
  3. 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是如何规定的
  4. 审理生态环境案件没有规定的,参照哪些法律
  5. 审理生态环境案件没有规定的,参照哪些法律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检察官办错案怎么办
  2. 双方轻伤同意和解是否不追究刑事
  3. 轻伤二级刑事案件可以不起诉吗
  4. 非法集资业务员集资多少立案
  5. 公益诉讼案件有公诉期吗
  6. 爷爷坐牢孙子能入党吗
  7. 口供老人不会写字按指印后代签名可以吗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