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02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配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将根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
根据第七条规定,单位或个人介绍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按照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职业中介机构介绍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的,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吊销其职业介绍许可证。
根据第九条规定,无营业执照、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单位以及未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使用童工或介绍童工就业的,将根据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的标准加一倍罚款,并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取缔。
根据第十一条规定,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或造成童工死亡或严重伤残的,将根据刑法关于拐卖儿童罪、强迫劳动罪或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