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是什么以及都会发生哪些情况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诉讼期间法律知识

诉讼时效是什么以及都会发生哪些情况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9-13

 
186117
诉讼时效是权利人怠于行使其权利的状态持续达到法定期间,其公力救济的权利归于消灭的一项民事制度,诉讼时效是什么以及都会发现在哪些情况?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诉讼时效的定义和影响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权利人的请求权行使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

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诉讼时效的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产生而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暂停计算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民法总则》第139条的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延伸阅读
  1. 合作协议有劳动关系吗
  2. 合同追诉时效的规定
  3. 拘役和拘留的相同之处
  4. 支付宝的钱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5. 保证人是否需要偿还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律师解答:法院公开宣判的原则和限制
  2. 是否应建立“无因回避”制度
  3.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数量限制
  4. 刑事案件辩护律师介入时间
  5. 犯罪嫌疑人什么时候可以委托辩护
  6. 刑事犯罪二审辩护词怎么写
  7. 妨碍公务罪律师可以辩护吗?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2. 债务人跑路了该怎么办
  3. 借款纠纷过诉讼时效该怎么?
  4. 企业借贷纠纷
  5.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6.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7. 农村房屋买卖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机动车辆质押借款合同范本
  2. 固定资产借款合同范本
  3. 贷款公司借款合同范本
  4. 民事二审答辩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