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请律师是否有用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4-08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对此很多人都不知道请律师有没有用,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是否有用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拘私舞弊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参见“滥用职权罪”说明),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进行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 刑罚执行机关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捏造事实,伪造材料,违法报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 人民法院和监狱管理机关以及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为徇私情、私利,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申请,违法裁定、决定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 不具有报请、裁定或决定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权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徇私情、私利,伪造有关材料,导致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被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 其他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
因此,律师在处理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案件时,可以依据以上标准进行辩护和申诉,以维护被指控罪犯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