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5-02-02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依法进行社区矫正,具体执行工作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依法进行社区矫正,具体执行工作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
对于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社区矫正机构负责实施社区矫正,基层组织或罪犯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执行机关应严格管理和监督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对于服刑中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原执行机关应将罪犯的服刑改造情况通报负责监外执行的公安机关,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罪犯进行管理和监督。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告知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必须接受监督改造并遵守相关规定。
一旦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罪犯刑期未满的,应及时收监。对于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裁定的同时决定对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况,罪犯的收监应由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通知人民法院进行交付执行。如果罪犯是在执行过程中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通知监狱等执行机关收监。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如果罪犯刑期届满,应由原关押监狱等执行机关办理释放手续。若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及时通知原关押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
在向监狱主管部门申请监外执行时,通常会对监外执行适用条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才会按规定程序办理,并最终准予监外执行。需要注意的是,监外执行的期限一般为一年,并且原则上在监外执行期间也会计算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