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立案周期与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法律知识

检察院立案周期与程序

点击数:43 更新时间:2025-01-09

 
185312
对公安机关行使立案监督权利的,是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可以要求其立案,但这也是有具体的监督程序的。立案时间是多久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检察院立案周期与程序

一、立案周期

1. 线索初查应在两个月内完成。

2. 立案后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限届满前不能侦查终结的案件,可经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重大复杂案件还可经省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两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还可经省人民检察院批准再次延长两个月。

3. 审查批捕案件应在案件受理后的七日内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未被拘留的应在案件受理后的十五日内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不得超过二十日。

二、立案程序

检察机关立案是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的第一道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为确保立案质量,检察机关必须严格依法定程序立案。立案程序如下:

1. 承办案件的人员制作《立案请示报告》。

2. 经部门负责人或主办检察官审查。

3. 部门负责组织讨论同意。

4. 部门负责人或主办检察官报请检察长批准。重大、复杂或疑难的案件还需由检察长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经批准或决定后,承办人填写《立案决定书》,人民检察院据此正式对案件展开侦查。

《立案决定书》应载明犯罪嫌疑人的姓名、涉嫌的罪名、立案的法律依据、立案的机关、立案的时间等内容,并由检察长签字盖章。《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案件正式侦查的依据,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各种侦查措施和强制措施的前提条件,必须认真制作。

三、检察院立案监督的程序

为加强对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通过了《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立案、逮捕实行备案审查的规定(试行)》和《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侦查案件作撤销案件、不起诉决定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的规定(试行)》。

根据规定,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决定立案、逮捕的,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审查。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案件,拟作撤销案件、不起诉决定的,在履行了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后,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四、针对人民代表的立案程序

为落实对人民代表执行职务司法保障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依法决定对人民代表立案作了特殊规定:

1. 对担任本级人大代表的犯罪嫌疑人立案,直接向本级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通报情况。

2. 对担任上级人大代表的犯罪嫌疑人立案,向该代表所属的人大同级的检察院通报情况。

3. 对担任下级人大代表的犯罪嫌疑人立案,可以直接向该代表所属的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通报情况,也可以委托该代表所属的人大同级的检察院通报情况;对担任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的犯罪嫌疑人立案,由县级检察院报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对担任两级以上人大代表的犯罪嫌疑人立案,分别按照上述方式通报情况。

4. 对担任办案单位所在省、市、县(区)以外的其他地区人大代表的犯罪嫌疑人立案,应当委托该代表所属的人大同级的检察院通报情况。担任两级以上人大代表的,应当分别委托该代表所属的人大同级的检察院通报情况。

延伸阅读
  1. 辩护律师犯罪管辖机关
  2. 刑事自诉的法律程序与要点
  3. 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规定》的通知
  4.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管辖权
  5. 刑事立案的标准条件是什么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盗窃五万对方撤诉了应该怎么判
  2.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3.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4.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5.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6.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7.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