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8-08
证人询问是指侦查人员根据法定程序对证人进行调查询问,以口头方式了解案件情况的一种活动。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询问证人的地点、方式、程序以及讯问证人笔录作了明确规定,但对询问证人的时间并未做出具体规定,导致法律规定不完善。
在公安、检察机关进行调查取证时,询问证人所得到的证人证言可能不符合侦查人员的要求,因此侦查人员会反复询问证人,并不允许证人离开询问地点。特别是在公安、检察机关中,与外界隔离的情况下,证人可能长时间无法自由,尤其是对于污点证人和涉及案件重要情节的证人,可能被询问数天甚至十几天而无法回家,从而严重侵犯了证人的人身权利。刑事诉讼法对询问证人的最长时间没有明确规定,无法保障证人的人身权利,这与刑事立法精神相违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的传唤和拘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和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然而,对于询问证人的持续时间并没有具体限制,《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也没有对询问证人的时间做出规定。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所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存在特权。这是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宪法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体现。显而易见,询问证人的时间也应该有限制。
侦查是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阶段,证人证言是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的重要证据。重视证据,不轻信口供是刑事诉讼的原则之一。由于询问证人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侦查人员可能会长时间反复询问证人,使得证人与外界隔离,给证人的身体和精神造成极大压力,容易引起证人对法律和侦查机关的抵触情绪。这可能导致证人为了解脱困境,不顾事实和法律的真相,出具虚假证词。
侦查机关调取证据、询问证人是法律赋予的职责,然而,由于询问证人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侦查人员可以长时间地询问,询问时间长短由侦查人员自行决定,如果询问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侦查人员可能不让证人回家,导致证人长时间得不到休息,精神受到折磨,甚至可能变相拘禁证人,甚至采取引证、诱证、逼证等手段。
综上所述,为了完善刑事诉讼法并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应明确刑事诉讼法第97条,规定询问证人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并可根据需要通知证人12小时后再进行询问。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时,可以前往证人所在的单位或住处进行询问,但必须出示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通知证人前往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提供证言。侦查人员询问证人时,不得指定其他地点进行询问。选择询问证人的地点时,应考虑从有利于获取证言和保证证人作证积极性的角度进行。询问证人应进行个别进行,以避免证人之间相互影响,确保证言的真实性。
为了确保证人提供真实证据,询问证人时应告知其应如实提供证据和证言,并告知其提供虚假证言或隐匿罪证将承担法律责任。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不足以构成犯罪的,应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