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必要性审查优缺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羁押法律知识

羁押必要性审查优缺点

点击数:65 更新时间:2024-08-21

 
184955
【羁押必要性审查优缺点相关法律知识科普】羁押必要性审查最直白的表述就是司法机关针对超期羁押以及不必要的逮捕问题而作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至15年出台至今。已有数余年载,那么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是有关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哪一点呢?答案是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优缺点。在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优缺点

缺点:

一、司法理念滞后

一些检察人员仍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偏重于刑罚打击而忽视了人权保障,导致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顾虑和构罪即捕、一捕到底的主导思想。

二、司法机关告知缺陷

部分检察机关和办案人员忽视履行告知义务,导致当事人不知情而无法行使权利,包括不告知、告知不全面以及忽视向被害人告知,使被害人无法准确了解嫌疑人被释放的原因,产生猜测和误解,甚至引发不理智的行为。

三、考评机制缺失

现行的考核机制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最终目的存在矛盾。在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中,司法机关的最终目的是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嫌疑人予以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但在现行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捕后起诉、诉后有罪判决被视为质量不高的案件,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

四、协调渠道不畅通

在羁押必要性审查中,协调渠道不畅通主要表现为内部联系不畅和公检法联系不畅。例如,监所部门无法及时收到其他职能部门送交的法律文书,不知道被羁押人处于何种诉讼阶段,即使发现在押人员有不适宜羁押时,也不知道向谁提出建议。

五、监督制约不完备

《刑事诉讼法》中未提供有关羁押必要性审查权的监督问题的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侦查和操作存在问题。

优点:

总体上,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利大于弊。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既强化了检察机关对逮捕措施和未决羁押的法律监督,又保护了被追诉人的宪法权利不受公权任意侵犯。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事先授权”到兼具“事后监督”。

二、从“一次性批准”到“动态监督”。

三、从“阶段控制”到“全程控制”。

因此,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利大于弊,是适合继续使用的。

综上所述,羁押必要性审查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也是法律趋向人性化的一种体现。

如果对于羁押必要性审查还有疑惑,可以参考相关刑事诉讼法条文。

延伸阅读
  1. 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三种方式
  2. 犯罪嫌疑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容
  3. 聚众斗殴罪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
  4. 临时羁押证明模版怎么写
  5. 哪些是羁押必要性审查不立案通知书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概念
  2. 处理刑事拘留37天证据不足的方法
  3. 拘传的定义和时间限制
  4.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点
  5. 警察抓捕嫌犯后的羁押措施:看守所与拘留所的区别
  6.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合法程序
  7. 羁押超过一年不诉怎么办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