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人身保险合同中的自杀条款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合同 > 人身保险合同法律知识

谈我国人身保险合同中的自杀条款

点击数:67 更新时间:2024-10-31

 
1842

自杀条款的问题及新保险法修订草案的修改

一、自杀条款概述

自杀免责条款的立法宗旨之一在于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遏止被保险人通过保险图谋保险金而蓄意自杀。因此,保险法中的“自杀”应指故意自杀,即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意愿,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足以使自己死亡的行为。若当事人仅实施了足以使自己丧失生命的行为,但没有自杀的企图,也不能认定为自杀。人身保险承保各种人身风险,包括人的死亡风险。自杀虽是人的死亡事件,但其发生不同于疾病和意外伤害,不具有偶然性,是可以人为抑制的行为,因此一般在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中,将其列为除外责任,属于“不可保危险”。那么自杀是否应当截然地被排除在承保责任之外呢?目前,世界各国保险立法和判例有三种做法:

  1. 自杀完全被排除在可保危险之外。
  2. 被保险人在何种情况下自杀,保险人都要承担责任。
  3. 对自杀作时间上的限制,即被保险人在规定的年限内自杀,列为责任免除;在规定的年限后自杀,保险公司承担给付责任。

自杀条款主要表现在《保险法》中的第66条。根据该条款,在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中,被保险人自杀的情况下,除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外,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然而,对于已支付的保险费,保险人应按照保险单退还其现金价值。同时,在合同成立满二年后,如果被保险人自杀,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给付保险金。

二、新保险法修订草案与原保险法之异同

我国保险法中有许多关于被保险人死亡的条款。新保险法修订草案对这些条款进行了修改。例如,旧法第64条规定了保险人在被保险人死亡后的义务,而新法第65条对其进行了修改。新法增加了一项重要内容,即当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无法确定死亡先后顺序时,指定受益人死亡在先,被保险人死亡在后。

此外,旧法第65条还规定了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疾病的情况下,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对于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险费的投保人,保险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向其他享有权利的受益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而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疾病,或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情况下,保险人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该受益人丧失受益权。

总体而言,新保险法修订草案对自杀条款进行了一些修改,以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延伸阅读
  1. 人身保险合同立法中几个问题
  2. 投资型保险合同解除后,保单现金价值归属问题
  3. 人身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终止的区别
  4. 工程承包合同风险提示
  5. 合同纠纷所在地的确定

保险合同热门知识

  1. 第一条 财产保险中的投保人赔偿主张
  2. 如何查询对方当事人的保险信息?
  3. 给付性合同与补偿性合同的区别与联系
  4. 购房贷款中的保险要求
  5. 保单保全受理时间:四十八小时内解开
  6. 保险合同纠纷需要查询资金来源吗
  7. 保险合同电子签名有效吗
保险合同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