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遗失手机是否构成违法犯罪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9-18
当前社会中,任何的收益或者是财富都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获取,不可进行违法的行为。那么,收购遗失手机是否构成违法犯罪?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收购遗失手机是否构成违法犯罪
一、收购遗失手机的法律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遗失手机是赃物而收购,并且数额较大的情况下,涉嫌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罪。该罪名主要适用于明知手机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并采取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对于此类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构成要件
1. 客体
本罪的客体是指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收益是案件的重要物证,对于查明案件事实、证明犯罪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是司法机关应依法追缴的范围。因此,行为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对司法机关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造成了妨害。因此,本罪的客体应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
2. 主观方面
本罪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手机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而不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具体的犯罪所得是什么,如何所得,手机具体是什么等。行为人的明知程度必须达到知道手机是他人的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收益,而不能是一般违法所得。
3. 客观方面
根据《刑法》规定,本罪的客观行为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转移是指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搬动、运输。收购主要指以低价购进、高价卖出的行为,要求行为人有偿购入手机,然后再以高价出售。代为销售是指受犯罪分子委托,帮助其销售犯罪所得及收益。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掩饰和隐瞒的方式,改变手机的外部形状或隐匿、谎称等手段,使犯罪所得及收益不为人知,避免被司法机关追缴。
4. 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是,上游犯罪实施人不属于本罪的主体,而是指帮助犯罪分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其他人。上游犯罪行为人如果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为,则属于后续行为,不另行处罚。法人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收购明知是犯罪所得的遗失手机,并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涉嫌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