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2-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挪用公款所产生的孳息应由司法机关负责追缴,追缴后的财产通常会退赔或上缴国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犯罪分子所得的违法财物应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应全部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的,将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对于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情况,将会被加重处罚。
刑法所指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从事公务的国家机关人员,国家机关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在乡(镇)以上的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在司法实践中也应被视为国家机关。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履行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其公务主要表现为与职权相关的公共事务以及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的职务活动。
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都被视为国家工作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必须具备在特定条件下行使国家管理职能和依照法律规定从事公务这两个特征。具体包括依法履行职责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参与审判职责的人民陪审员、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农村和城市基层组织人员,以及其他由法律授权从事公务的人员。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相关解释,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救灾、抢险、防汛等款物的管理,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等七项行政管理工作,都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