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怎么判刑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法律知识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怎么判刑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1-04

 
183309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发生在电视中的使用窃听、窃照等工具获得消息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时常发生的,有一些是合法的,但有些就是非法的,有时会造成严重不良的影响。那么,根据我国刑法,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处罚是什么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法律规定

刑法条文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的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受到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

法律法规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根据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对于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以及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情况,国家安全机关可以依法对其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并对其非法持有的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以及非法持有、使用的专用间谍器材予以没收。如果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构成泄露国家秘密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的规定,所谓的“专用间谍器材”包括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以及其他专用间谍器材。专用间谍器材的确认由国家安全部负责。

立案标准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构成犯罪的标准包括两个条件:行为人实施了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应当立案。这个罪行属于结果犯,如果未造成严重后果,则不构成犯罪,不予立案。

构成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根据国家安全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谍器材。因此,在我国,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是一般禁止持有、使用的物品,除非法律特别授权,否则持有、使用即为非法。对于有关机关确有需要的情况,其具体使用程序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例如,《国家安全法》第10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因侦察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第33条规定,公安机关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时,适用本法有关规定。这些程序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关机关滥用国家权力,侵犯公民权利。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构成了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窃听是指秘密偷听、偷录他人言谈、动静,窃照是指秘密拍摄他人行为举止。窃听、窃照关乎公民个人隐私生活自由权和企事业单位自主进行经营活动、不受非法干扰的权利。因此,除非有权机关依法进行,否则均为非法。一般情况下,行为人亲自偷听,或者用一般器材偷拍、偷照,由于条件的限制,危害不会太大。因此,本法不认定其为犯罪,而构成行政违法,或者民事侵权的情况下,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然而,如果行为人利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进行窃听、窃照,其破坏能力极大,给公民的生活自由和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经营活动构成很大威胁。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如果将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则会损害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延伸阅读
  1.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
  2. 重婚罪判太少了怎么判
  3. 开设赌场有前科怎么判
  4. 破坏公物二万的刑事责任及量刑标准
  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会留档案吗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及相应法律处罚
  2.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3.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
  4.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5.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