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权人的质物保管义务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担保法规法律知识

质权人的质物保管义务有哪些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2-15

 
18285
出质是一种担保方式,如果债务人向债权人借钱的,是可以用自己的财物进行出质的,质权人是可以占有出质物的,并且是需要履行妥善保管的义务的。有的朋友就会疑惑,质权人的质物保管义务有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马上为您答疑解惑。

质权人的质物保管义务

质权人在占有质物的同时,具有质物的妥善保管义务。质物的所有权虽然在质权人占有期间转移给了质权人,但仍属于出质人。因此,如果质权人未能妥善保管质物,导致质物的灭失或损坏,将侵害出质人的质物所有权,并且也会影响质权人自身的权益。

妥善保管义务的要求

妥善保管义务要求质权人按照善良管理人的标准来保管质物。善良管理人是指具有相当知识和经验,并以诚意来保管质物的人。例如,对于字画的保管,应注意防潮、防虫蛀和防尘;对于贵重珠宝的保管,应注意防盗窃和防碎裂。如果未达到应有的保管标准,就不能算作妥善保管。

质权人的赔偿责任

质权人违反保管义务导致质物损坏或灭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这种赔偿责任是基于出质人的所有权产生的请求权。在质权人的民事责任承担上,应采用过错推定原则,即出质人只需证明质物损坏或灭失的事实,质权人则需要证明自己已尽妥善保管的义务。否则,质权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出质人的要求权

如果出质人认为质权人的行为可能导致质押财产损坏或灭失,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押财产提存,或要求提前清偿债务并返还质押财产。这一规定旨在更好地保护质物,以保护出质人和质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失。"可能"指的是有一定的可能性,而不是已经发生。出质人不能仅凭想象来确定可能性,而是需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例如,如果出质人发现质权人存放质物的房屋存在漏雨问题,可能危及质物的安全。一旦出现可能导致质押财产损坏或灭失的情况,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物提存,或要求提前清偿债权并返还质押财产。

提存是指将质物放置在出质人和质权人约定的第三方处进行存放。在国外,通常设有法定的提存机构,有的设在法院,有的单独成立。目前,我国的一些公证机构也提供此类服务。提存的费用由质权人承担。如果出质人提前清偿债权,质权人应返还质押财产。

延伸阅读
  1. 公司分立后原应税合同需重签吗
  2. 不履行合同义务算失信吗
  3. 代理合同有五险一金吗
  4. 承租人违反相邻义务是否构成违约
  5. 定期租船合同纠纷案件分析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民法通则》中的物权归属界定
  2. 民法典中关于不动产登记资料的保护规定
  3. 公证提存终止的法律意义
  4. 法律咨询:车辆保管合同及丢失损失赔偿责任
  5. 借用协议
  6. 工厂不缴纳土地使用税的后果和措施
  7. 《民法典》规定的保证方式有什么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2. 侵犯商业秘密关于违约金的规定
  3.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4. 如何签订行纪合同
  5. 如何签订旅游合同
  6. 如何签订买卖合同
  7. 合同的缔约过失责任

热门合同下载

  1. 机票合作协议范本
  2. 防盗门加工承揽合同范本
  3.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4. 舞台租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