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1-29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故意伤害罪的客体是生命健康权,而骂人行为侵犯的是名誉权。因此,骂人行为不会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可能构成侮辱和诽谤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果犯罪行为致使他人重伤,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除此之外,根据本法的其他规定,将依照相应规定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对于告知的行为,只有在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下才会被处理。
如果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被害人提供证据存在困难,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1、证据标准是控方指控犯罪的证据标准。从刑事诉讼职能上来说,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共同负责发现犯罪、侦查犯罪和指控犯罪的职责。侦查机关发现犯罪和侦查犯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指控犯罪,为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服务。因此,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的目标是一致的,共同处于控方的地位。因此,二者应遵循共同的证据标准,即能够足以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指控犯罪的证据标准。
2、证据要求是控方指控犯罪的最低证据要求。也就是说,在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最少应向法庭提供的法定证据。缺少其中任何一项证据都将无法支持公诉。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控方证据的最低限度应是控方必须具备能够证明所指控犯罪成立以及是否具有法定量刑情节的证据。
3、制定该证据标准的法律依据是我国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由于刑事司法活动是一个融实体法与程序法为一体的实践过程,因此在制定刑事诉讼的证据标准时,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该证据标准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