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判刑后能不能监外执行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5-18
聚众斗殴是属于行为犯,无论是否对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那么聚众斗殴判刑后可不可以监外执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聚众斗殴罪的刑罚执行及监外执行
一、刑罚执行的规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聚众斗殴罪犯,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可以暂予监外执行:1. 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 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 生活不能自理,但不会危害社会。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聚众斗殴罪犯,如果符合第二项情形,也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但对于可能对社会造成危险或自伤自残的罪犯,以及确实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罪犯,不得暂予监外执行。对于确实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罪犯,需要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二、监外执行的程序
对于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可以直接决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并将其抄送给人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对于在监狱服刑的罪犯,需要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对于在看守所或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书面意见,经主管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决定。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批准的决定抄送给人民检察院。
三、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进行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1. 刑罚执行机关的工作人员捏造事实,伪造材料,违法报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2. 人民法院、监狱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为徇私情、私利,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进行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违法裁定、决定;3. 不具备报请、裁定或决定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权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伪造相关材料,导致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被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4. 其他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