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患有乙肝能保外就医吗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2-10
【累犯患有乙肝能保外就医吗相关法律知识科普】行为人再次犯罪的,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则就构成累犯。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不仅要对累犯从重处罚,同时还不能宣告缓刑和假释。那累犯是否可以保外就医呢?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累犯是否可以保外就医
累犯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累犯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重新犯罪现象的存在和变化。根据中国学者的观点,中国累犯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虞舜中期后《尚书?舜典》中记载的“怙终贼刑”。在此之前,由于刑罚体系主要以死刑、剜目和截足为中心,犯罪者多被判处死刑或剜目、截足,因此重新犯罪的可能性较低。然而,随着废除这种刑罚体系,重新犯罪现象逐渐出现并增多,才出现了《尚书?舜典》中的“怙终贼刑”。可以说,累犯制度的存在是基于重新犯罪现象的现实基础。
社会重新犯罪态势的变化对累犯制度的影响
累犯制度的内容也受到社会重新犯罪态势变化的影响。法律的变迁往往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并且落后于社会变迁。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累犯制度的变化为例,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社会矛盾激化,犯罪数量,特别是累犯数量剧增。这种增长的重犯现象证明了原有累犯制度的无力,导致累犯制度由以累犯行为为中心转向以累犯人为中心,并改变了累犯的处罚原则,即从简单的加重刑罚转变为刑罚与保安处分并科的二元主义或保安处分替代刑罚的一元主义。
累犯是否有其他的监外服刑刑罚
累犯与初犯相比,在客观上造成的危害并无不同,因此从社会危害性上无法说明累犯从重处罚的依据。然而,累犯者在初次犯罪接受刑罚后,国家和社会期待其能够悔改、改恶向善。然而,如果累犯者违背了社会期待再次犯罪,充分说明累犯者较初犯者具有更强的人身危险性。基于特别预防的原理,自然规定了较严重的法律后果。因此,累犯不可以判缓刑。
四法域之间相互承认彼此刑事判决效力的必要性
这个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四法域之间是否相互承认彼此的刑事判决效力,以及如何适用累犯规定和认定前科等技术性问题。在我国四法域之间,相互承认彼此刑事判决的效力是为了保护两岸四地人民的利益,促进刑事合作与协助的需要。四法域之间相互承认彼此的刑事判决也是平等原则的要求。四法域的民众都是同一个国家的公民,应该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如果不承认彼此判决的效力,就违背了平等原则。例如,中国大陆公民因前罪被大陆法院判为有罪,刑罚执行完毕后,在中国大陆再次犯罪,符合累犯条件的,可以认定为累犯,对后罪从重处罚。而另一位大陆公民在香港犯罪被香港法院判为有罪,刑罚执行完毕后回到大陆后又犯罪,如果因为大陆法院不承认香港法院刑事判决的效力,就不构成累犯。这种类似情况由于相互之间刑事判决效力的不承认,导致不同的法律后果,显然违背了平等原则。张子强案件就暴露了这个问题。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四法域之间有必要相互承认彼此的刑事判决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