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罪只要交赔偿金就不用死刑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死刑法律知识

谋杀罪只要交赔偿金就不用死刑吗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1-14

 
180894
谋杀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有预谋的杀人行为,在法律上肯定是一种严重的犯罪。那么在量刑的时候是不是交了赔偿金就不会被判死刑呢?这就需要大家对此有一定的了解,毕竟这是人命关天的犯罪案件。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谋杀罪的赔偿与死刑适用的关系

经济赔偿和刑事判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赔偿金并不能改变对于犯罪嫌疑人适用死刑的决定。尽管积极赔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处罚,但如果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了适用死刑的范围,无论赔偿多少钱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赔偿死者家属的责任属于犯罪嫌疑人的义务,而不是作为减轻刑罚的条件。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在法律上,生命是指具备独立呼吸和进行新陈代谢的活体有机体,是人类存在的基础。

二、客观要件

首先,故意杀人罪必须存在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无论是行为还是不作为都可以构成该罪。对于以不作为为行为方式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于防止他人死亡结果有特定法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

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法律的规定。执行死刑或者正当防卫并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而对于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则构成故意杀人罪。对于所谓的“安乐死”,仍然应当以故意杀人罪来处罚,尽管在量刑时可以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

第三,对于直接故意杀人罪和间接故意杀人罪,被害人的死亡是构成要件。然而,只有在确认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才能确定行为人的有罪责任。

三、主体要件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对于已满14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四、主观要件

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需要存在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的危险后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罪的动机多种多样且错综复杂。常见的动机包括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于正确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1. 分期款项没有付清可以处理货物吗,会违约吗
  2. 推迟发年终奖合法吗
  3. 待岗是要被辞退吗
  4. 人身损害因果关系如何认定
  5. 医疗事故责任承担者的确认方法是怎样的

刑罚种类热门知识

  1. 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罪剥夺政治权利吗
  2. 犯罪人到了监狱能与家人亲密接触吗
  3. 工资分两次发违法吗
  4. 犯人的罚金由家属交吗
  5. 同案犯被判死刑会一起执行吗
  6. 拘役对教师工作有影响吗
  7. 管制刑有什么特征,管制刑的内容是什么
刑罚种类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