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1-27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死刑犯在被执行死刑之前有权会见亲友,但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审查,并确有正当理由时方可准许会见。
根据该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告知罪犯可以申请会见其近亲属。如果罪犯提出会见申请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近亲属。如果经查找确实无法与罪犯近亲属取得联系,或者其近亲属拒绝会见,人民法院应当告知罪犯。此外,如果罪犯提出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留下遗言,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所有会见的相关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根据第七条规定,罪犯近亲属申请会见时,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及时安排,除非罪犯拒绝会见。如果罪犯拒绝会见,应当记录在案并告知其近亲属,必要时可以进行录音录像。
根据第八条规定,如果罪犯提出会见除近亲属以外的亲友,并经过人民法院审查,确有正当理由,可以在确保会见安全的情况下准许。
1、在执行死刑前,如果罪犯提出会见亲属的申请,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的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2、人民法院在将罪犯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在交付执行前3日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进行临场监督。
3、在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应当对罪犯进行验明正身,核对其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基本犯罪事实以及其他情况,确保被执行的人确实是判决或裁定所确定的死刑罪犯,以防止错误执行。此外,还应当询问罪犯是否有遗言或信札,并制作笔录,然后将罪犯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
4、执行死刑应当公开进行,禁止进行游街示众或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
5、执行死刑完毕后,法医应当验明罪犯确实死亡,并由在场书记员制作笔录。执行死刑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执行死刑的情况,包括执行前后的照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