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周岁老人免于死刑是否应有条件限制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11-28
我国规定了有三类人在实施了犯罪行为后可以免除死刑,其中就包括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是已满75周岁的老人犯罪可以免除死刑呢?其实对这条的规定,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为您解惑。
老年人犯罪是否应有条件限制死刑
现行法律对老年人犯罪的死刑规定
根据现行《刑法》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在审判时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这意味着对于老年人犯罪是否能免除死刑,并没有统一的概述,而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犯罪手段特别残忍,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仍然可能被判处死刑。
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对老年人犯罪的规定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而过失犯罪则应从轻或减轻处罚。需要注意的是,该条规定的“已满75周岁”应理解为犯罪时已满75周岁。在刑法第17条中,未成年人的周岁计算与此相同,即按照公历年、月、日计算,以周岁生日的次日为起点。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必须清楚查证行为人犯罪时是否已满75周岁,否则无法适用《刑法》第17条之一的规定。
关于老年人犯罪免除死刑的规定
对老年人犯罪免除死刑的思考
有人提出,对于已满75岁的人,不应适用死刑。这一想法虽然好,但缺乏对判处刑罚的个案情况考虑。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老年人身体、智力和精神状态良好,却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死亡,并且对社会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如果不适用死刑,将难以平息社会矛盾。
对老年人犯罪免除死刑的规定
立法机关在考虑后规定,在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并增加了“但书”条款,即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这里的“但书”指的是故意犯罪,其特指犯罪手段令人发指,例如肢解、残酷折磨、毁人容貌等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使被害人死亡。修正案中关于已满75周岁以上的人犯罪一般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是新增加的内容,为我国刑法关于犯罪主体规定开启了新的一页。这使得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与未成年人以及怀孕妇女一样受到“法律开恩”,彰显了社会和法律的文明。实际上,我国历史上也曾有类似规定,允许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并豁免死罪。例如,1928年颁行、1935年修正的《中华民国刑法》第60条规定:“满80岁人犯罪者,不得处死刑或无期徒刑。”此外,国际公约要求成员国在刑法中规定可以判处死刑或执行死刑的最高年龄,超过这一年龄不得判处或执行死刑。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明确规定了这一点。实际上,司法实践中也很少有75周岁以上的犯罪人被判处死刑。因此,这一规定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刑法》第十七条之一中的已满75周岁与修正案中的已满75周岁不是同一概念。《刑法》第49条第2款规定的是审判时的概念,即只要在审判时已满75周岁即可。举例来说,一名65周岁的人在犯罪后涉嫌杀人并外逃,10年后被抓获归案时,年龄已满75周岁,按照法律,不应适用死刑,除非犯罪手段特别残忍致使被害人死亡。而《刑法》第十七条之一规定的必须是犯罪时已满75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