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2-08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如果一个人故意教唆他人犯罪,并且自己也构成了犯罪行为,那么他将被认定为教唆犯,并与被教唆人共同构成犯罪。
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故意犯罪。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犯过失犯罪,将不被视为共同犯罪。对于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人,将根据他们所犯的罪行分别处罚。
对于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将根据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处罚。如果教唆的对象是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则应当给予较重的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实施被教唆的罪行,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1、对于已经具有犯罪意图但犹豫不决的人,通过言辞或行动的激励,加强或坚定其犯罪意图,这是帮助犯还是教唆犯?
帮助犯的本质特征是辅助他人实施犯罪,他解决的是已经决定犯罪的人如何实施犯罪的问题。帮助犯只能作为从犯存在于共同犯罪中,处于次要地位和辅助作用。而教唆犯既可以是从犯也可以是主犯,他的目的仍然是促使他人实施犯罪,解决他人是否实施犯罪的问题。因此,这种行为应被认定为教唆犯而非帮助犯。如果是对已经决定犯罪的人再次使用言辞鼓励,促使其顺利实施犯罪,已经失去了教唆的意义,这种行为属于帮助犯罪,而不是教唆犯罪。
2、被教唆者是否可以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和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教唆犯的对象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对于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已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人),教唆犯必须是根据刑法第17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具体犯罪行为进行教唆。对于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未满14周岁或有精神病的人)或已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人,如果犯罪行为不属于刑法第17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具体犯罪行为之内,那么只能将其归于利用者,构成间接正犯,而不能成立教唆犯。例如,甲教唆15岁的乙进行盗窃,由于乙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与甲不构成共同犯罪,甲应被认定为实行犯,即正犯。
3、单纯灌输腐朽的不健康的思想是否构成教唆犯罪?
向青少年灌输腐朽没落的思想是对青少年的一种精神腐蚀,青少年在这种思想的毒害下,腐朽思想会恶性发展,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道路。然而,向青少年灌输腐朽没落的思想并不是直接教唆他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因此,这种行为不能被视为教唆犯罪的行为。
4、教唆犯罪与传授犯罪方法罪
如果行为人不仅仅是教唆他人犯罪,而且还向他人传授所教唆的犯罪方法,这被视为想象竞合犯罪,只能作为一项罪行处理,应当按传授犯罪方法罪进行处理。如果行为人分别向不同的对象实施教唆行为和传授犯罪方法行为,或者向同一对象实施针对此罪行的教唆行为和针对其他罪行的传授犯罪方法行为,那么就应当认定为多项罪行并予以处罚。
5、教唆犯罪与间接正犯
间接正犯也可以称为间接实行犯,指的是将他人作为工具利用、支配犯罪事实的行为。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构成共同犯罪,而教唆犯只存在于共同犯罪中,不构成共同犯罪的行为不能被视为教唆犯罪,但可能构成间接正犯。教唆行为中的间接正犯主要包括:利用对方主体不适格;利用他人的过失或者不知情;利用他人的合法行为;利用被害人的行为(例如强迫自杀);利用欠缺故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