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犯罪构成分析的角度有哪些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0-24
犯罪构成是指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那么进行犯罪构成分析的角度有哪些?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是什么?如果您想了解以上内容可以认真阅读以下手心律师网小编悉心为您准备的以下相关阅读材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犯罪构成分析的不同角度
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从犯罪构成的形态角度来看,可以将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分为基本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对某一犯罪的既遂状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而修正的犯罪构成则是在基本的犯罪构成基础上,根据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或共同犯罪的形式进行修改变更的犯罪构成。例如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以及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规定,就属于修正的犯罪构成。
独立的犯罪构成与非独立的犯罪构成
从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角度来看,可以将犯罪构成分为独立的犯罪构成和非独立的犯罪构成。独立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对具有通常社会危害程度的行为所规定的犯罪构成,它是犯罪构成的基本形态。相对于危害严重或危害较轻的犯罪构成而言,独立的犯罪构成是普通的犯罪构成。举例来说,刑法中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相对于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规定,就属于独立的故意伤害罪的构成。
叙述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犯罪构成
从法律条文对犯罪构成要件表述的情况角度来看,可以将犯罪构成分为叙述的犯罪构成和空白的犯罪构成。叙述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对犯罪构成的要件进行详细或简单叙述的犯罪构成。例如刑法中关于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规定,详细叙述了该罪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而刑法中关于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则是简单叙述了该罪的要件,也属于叙述的犯罪构成。
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
从犯罪构成内部的结构状况角度来看,可以将犯罪构成分为简单的犯罪构成和复杂的犯罪构成。简单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规定的犯罪构成只包含一个罪过形式的情况。例如刑法中关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就属于简单的犯罪构成,该罪构成包含一个客体(他人的生命权利)、一种行为(致人死亡)和一种罪过形式(过失)。而复杂的犯罪构成则是指刑法条文规定的犯罪构成的诸要件中至少有一种不是单一的,或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是单一的情况。即一个犯罪侵犯两种客体或者一个犯罪具有两种行为的复杂状况。
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每一种犯罪都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可以是一个人或多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情况下,构成单位犯罪,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例如,犯盗窃罪的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而犯故意伤害罪的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对于过失性质的犯罪,如失火罪,犯罪人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同样具有主观心理状态。
犯罪的客观方面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例如,犯诈骗罪的犯罪人虚构事实、欺骗他人;贩毒罪的犯罪人贩卖毒品等。
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的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