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8-09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的情况下,可以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因此,立案的标准包括以下三条:
立案的前提是已经受理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测,并且需要有证据证明,不能毫无根据。
立案的条件之一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
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管辖的一定要管,不能失职;不应当管辖的一定不管,否则就是越权。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时,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应当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如果控告人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如果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