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5-01-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在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超过二十年的不动产案件和超过五年的其他案件,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54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在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前,应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十日后,若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政府作出责成决定后,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提前15日通知被拆迁人,并认真进行宣传解释工作,以促使被拆迁人自行搬迁。
只有在被拆迁人在公告指定的期限内仍未自动搬迁的情况下,才能正式实施强制搬迁。
在强制拆迁时,应组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被拆迁单位负责人到现场作为强制拆迁证明人,并由公证部门对被拆迁房屋及其内部物品进行证据保全。被执行人应当到场,若其拒不到场,不影响执行机关的执行。
在强制拆迁房屋的证据保全过程中,公证机关应通知被拆迁人到场,如其拒不到场,公证员应在笔录中记明。公证员应组织对所有物品逐一核对、清点、登记,并记录活动的时间、地点。核对后,由公证员和在场人员在记录上签名。若被拆迁人拒绝签名,公证员应在记录中记明。
物品清点登记后,应将其运至指定处所,并交给被执行人接收。若无法立即交于被拆迁人,拆迁人应将物品存放在合适的仓库中。同时,拆迁人应制作通知书,通知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领取物品。若逾期未领取,拆迁人应办理提存程序。
强制执行腾出的房屋将由裁决机关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