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3-01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涉及到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时,可以提起公益诉讼。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当涉及到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时,可以提起消费公益诉讼。从文字上看,这两部法律对于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条件表述存在差异。
因此,在实践中,对于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是否需要以经营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前提,存在不同的看法。为了严格按照立法本意进行操作,《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在起草过程中特别征求了立法机关的意见。最终形成的共识是,公益诉讼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旨在维护健康有序的社会秩序,最终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公益诉讼制度的安排,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应当是提起公益诉讼的必要条件。
在消费领域,社会公共利益通常是指人数众多且不特定的消费者的共同利益,并且具有社会公共利益属性。如果经营者只是损害了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这种损害仅体现在个体消费者上,并不一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提起私益诉讼来获得救济。然而,如果经营者不仅侵害了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同时侵害了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那么此时的损害不仅仅是个体私利的损害,往往也涉及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侵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来获得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