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7-13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合同中止履行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如果因以下障碍而无法行使请求权,则诉讼时效会中止:
如果合同中止履行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例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将中止。
当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时,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会中止。
如果继承开始后尚未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将中止。
当权利人被义务人或其他人控制,无法行使请求权时,诉讼时效会中止。
除以上情况外,如果存在其他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诉讼时效也会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后,诉讼时效期间将届满。
诉讼时效中断发生后,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将被视为无效。在中断事由存在期间,时效不会继续计算。当中断事由终止时,诉讼时效将重新开始计算。然而,如何确定中断事由的终止时间取决于事由的性质:
如果中断事由是由于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书面通知应以通知到达相对人时为中断事由的终止时间;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通知内容的时间为中断事由的终止时间。在时效期间重新开始计算后,如果权利人再次提出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则诉讼时效可以再次中断。
如果中断事由是由于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事由的终止时间应为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的时间;如果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中断事由的终止时间应为执行程序完毕的时间。
如果中断事由是由于调解,调解失败的,中断事由的终止时间应为调解失败的时间;如果调解成功并达成合同,中断事由的终止时间应为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该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如果因上述障碍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则诉讼时效将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