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别人ip算不上侵犯隐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法律知识

查别人ip算不上侵犯隐私

点击数:41 更新时间:2024-09-19

 
178452
不少人在网络上跟别人吵架,就想要查询对方的ip地址,看看对方的是哪里人,然后在网络上公布他人的地址,采取这种方式来报复对方。但是,相对来说IP地址代表一个人的居住或工作地址,那查别人ip算不上侵犯隐私?今天来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查别人IP并不构成侵犯隐私权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的民事权益范围,隐私权被包括在内。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外相关资料,以下行为可被视为侵犯隐私权:

1. 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未经许可公开个人的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2. 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侵入他人住宅、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都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3. 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都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4. 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未经允许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公开其财产状况都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5. 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都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6. 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非法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公诸于众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7. 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都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8. 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公布于众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9. 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都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10. 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情况。

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情况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隐私权的特征

隐私权具有以下特征:

1. 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尤其是企业法人的秘密。

隐私权只适用于个人而非法人,商业秘密不属于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2. 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的活动、信息和领域。

3. 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

最新资讯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其中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了以下行为的禁止:

1. 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禁止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 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禁止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3. 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禁止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4. 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禁止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5. 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禁止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6. 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禁止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延伸阅读
  1. 无过错方的权利要求损害赔偿
  2. 发表出轨视频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行为
  3. 偷窥、偷拍行为的法律处罚
  4.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5. 曝光婚外情证据是否违法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工资条的隐私性质
  2. 出租屋失火的处罚依据消防法
  3. 工资明细是否属于个人隐私
  4. 阿里首诉造假店: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5. 家人被私闯民宅怎么处罚
  6. 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7. 盗窃公私财物怎么处罚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