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0-25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9年11月15日发布了新版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并于12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
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
有害垃圾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家庭源危险废物,包括灯管、家用化学品和电池等。
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等。
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外的生活垃圾。
当邻居总往自己家门口扔垃圾时,可以采取以下法律处理方式:
可以与邻居进行协商,理性地要求对方不要在自家门口扔垃圾,共同维护生活环境。协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协商语气和方式。
当协商不成时,可以通过物业、村委会或居委会等调解机构进行调解,解决邻居扔垃圾的纠纷。在调解前需要确保有证据证明邻居扔垃圾的事实。
可以向警方报警,要求警方处理邻居扔垃圾的行为。在报警前需要确保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邻居扔垃圾的事实,如录音录像或证人证言。
如果邻居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自身权益,可以收集证据资料,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追责索偿。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如果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损失,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并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