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后能否追究股东责任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3-2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因被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形需要解散的,公司就需要进行清算,公司的清算组要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那么公司解散后能不能追究股东责任?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公司解散后股东责任的追究
依据法律规定,公司解散后未通知债权人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追究股东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公司因特定情况而解散时,应在解散事由发生后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组由股东或董事、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如果逾期未成立清算组,债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相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在清算期间,清算组有权执行以下职责:- 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通知和公告债权人;- 处理与清算有关的未了结业务;- 清缴所欠税款和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 清理债权和债务;- 处理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清算组成员有义务忠于职守,依法履行清算义务。他们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侵占公司财产。如果清算组成员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公司或债权人损失,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公司被吊销后的债务追究
即使公司被吊销,债权人仍有权追究债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其民事诉讼地位如何确定的复函》的规定,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违法的企业法人采取的一种行政处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按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算消灭。因此,企业法人在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被注销登记前仍然存在,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换句话说,公司被吊销只是吊销了其经营资格,不再具备经营能力,但实际上公司仍然存在,债权人可以继续追究债务。如果协商不成,债权人还可以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追偿。此外,根据《公司法》等法律规定,公司在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后,公司股东应及时履行清算职责。如果公司股东不履行或怠于履行清算职责,债权人也可以起诉公司股东,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即使公司被吊销,仍需履行债务。建议公司股东及时进行清算,处理好公司的税务、员工工资、经济补偿金、债权债务等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诉讼。对于债权人而言,只要债务公司未进行清算注销登记,债务仍然存在,债权人可以通过合法手段追究债务公司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