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8-25
根据我国的企业破产法和破产清算的相关司法解释,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清算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条文:
当企业法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应按照本法规定进行债务清理。若企业法人出现上述情况或明显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后,人民法院应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通知债务人。债务人对申请有异议,应在收到人民法院通知后七日内提出。人民法院应在异议期满后十日内裁定是否受理。除非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裁定受理期限,否则人民法院应在收到破产申请后十五日内裁定是否受理。如需延长裁定受理期限,需经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最多可延长十五日。
在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破产财产按以下顺序进行清偿:
若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应按比例分配。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是自然人和法人,除国有独资公司外,有限责任公司最多由五十个股东出资设立。注册资本是指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但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以货币出资的股东应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股东应按法律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若股东未按规定缴纳出资,除应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对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如果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值,交付该出资的股东应补足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破产清算组是破产财产管理的机构,根据不同国家的称谓,也可称为破产财产管理人、受托人、清算组织等。根据我国《破产法》的规定,一个人不能成为破产清算者。根据《破产法》第24条第2款的规定,清算组成员由人民法院从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中指定。清算组可以聘任必要的工作人员。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89条的规定,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时,人民法院应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对公司进行破产清算。
破产财产是指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在宣告破产时为满足所有破产债权人的共同需要而组织管理的破产企业的全部财产。
根据《破产法》第37条第2款的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支付破产费用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清偿:
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应按照比例分配。只有清偿完第一顺序后,才能清偿第二顺序,依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