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3-09-12
根据我国《担保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担保法解释的规定,反担保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在债务人或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希望向第三人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只有当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保证担保、抵押担保或质押担保时,第三人才能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反担保应以书面形式订立。
反担保方式可以是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或质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反担保在国际贸易、工程承包和资金借贷等业务中广泛采用。
反担保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当一种反担保方式无法充分防范和分散贷款风险时,应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担保方式。在设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反担保方式的业务中,各反担保方式可以分别担保全部债权,也可以划分各自担保的债权范围。抵押人或出质人可以是借款人,也可以是第三人;同一反担保方式的担保人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人。如果一笔担保债权有两个以上的保证人,担保机构通常不会主动划分各自保证人的保证份额;如果保证人要求划分保证份额,双方可以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如果一笔担保债权有两个以上的抵押人或出质人,担保机构通常不会主动划分他们所担保的债权份额;如果抵押人或出质人要求划分担保债权份额,双方可以在抵押反担保合同或质押反担保合同中约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当被申请人提供相应数额且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作为担保时,采取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及时解除财产保全。
根据第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有偿还能力的企业法人一般不得采取查封和冻结的保全措施。如果已经采取了查封和冻结的保全措施,如果该企业法人提供了可供执行的财产担保,或者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进行保全,应及时解封和解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在财产保全期限内,除裁定保全的人民法院自行解除和其上级人民法院决定解除外,任何单位都不得解除保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