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仲裁协议的形式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涉外仲裁协议的形式有哪些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11-26

 
175911
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我国相关法律立法机关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为了维护我国的主权完整及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制定了相关的涉外法律规范。在诸多涉外外中,涉外仲裁法是较为经常使用的一种法律,那么,涉外仲裁协议的形式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有关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涉外仲裁协议的形式

一、涉外仲裁协议的两种形式

涉外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通常作为合同中的一项仲裁条款(Arbitration Clause);另一种是在争议发生之后订立的,即将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Submission)。这两种形式的仲裁协议在法律效力上是相同的。

二、仲裁协议的作用

仲裁协议具有以下作用:

  1. 约束双方当事人只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不得向法院起诉。
  2. 排除法院对相关案件的管辖权。如果一方违反仲裁协议,自行向法院起诉,另一方可根据仲裁协议要求法院不予受理,并将争议案件退交仲裁庭裁决。
  3. 确保仲裁机构取得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上述三项作用中,排除法院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是核心。因此,双方当事人如果不希望将争议提交法院审理,应在争议发生前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仲裁条款,以避免将来由于无法达成仲裁协议而不得不诉诸法院。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否则,根据中国法律规定,该仲裁协议将被视为无效。

延伸阅读
  1. 有关诉讼仲裁的基本法律知识(五)
  2. 铁行渣华有限公司申请确认提单仲裁条款无效案
  3. 无证遗产房产怎样保全
  4. 涉外仲裁和其他争议解决方式
  5. 个人财产受到损害可以仲裁吗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公安有调解权吗
  2. 法院达成调解会影响征信吗
  3. 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4. 调查公司取证合法吗
  5. 调解书的证据虚假怎么处理
  6. 法官调解结果和最终判决一致吗
  7. 被告律师可以调取原告病历吗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