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8-09
原告:[原告姓名或名称]
被告:[被告姓名或名称]
本院受理[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案由]一案后,被告提出异议,认为[异议的内容及理由]。
经审查,本院认为,[异议成立或异议不成立的根据和理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7条的规定,裁定如下:
如果异议成立,裁定如下:
“被告对管辖权提出的异议成立,本案移送××××人民法院处理。”
如果异议不成立,裁定如下:
“驳回被告对本案管辖权提出的异议。”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
根据《仲裁法》第20条和CIETAC2000年规则第4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时,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做出决定。中国的这种做法遭到广泛批评,但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1. 由仲裁委员会来做出管辖权决定,能够保持一个机构内所有关于管辖权问题的决定的一致性,避免不同的仲裁庭对相同或类似情形做出不同甚至矛盾的判断和结论。
2. 在仲裁庭组庭之前,当事人很可能就会提出管辖权异议的问题。这时候,当然只能由仲裁委员会就这一问题根据表面证据做出决定,以使仲裁程序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3. 组庭之后,实际操作中,都是由仲裁庭对实体问题做出审理,仲裁委员会都是在仲裁庭实体审理的基础上,按照仲裁庭的意见,以仲裁委的名义做出管辖权决定罢了。既不会出现仲裁委“难以或无法”做出决定,也不会出现仲裁委的决定和仲裁庭“自相矛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