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6-14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凡是了解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作为证人,以下是一些可以作为证人的情况:
对于生理或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的人,只有当这种缺陷或年幼达到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程度时,才能排除其证人资格。然而,是否达到了这种程度,不能由个人主观判断,必须由专门人员进行鉴定确认。
证人必须具备作证能力,对于证人的作证能力,应当采取推定法,即推定每个人都具备作证能力。如果要否定一个人的作证能力,必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或鉴定。
证人只能是自然人,单位或组织出具的证明材料只能以书证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作为证人证言的形式出现。
证人证言必须遵循个别化原则,即一人一证。座谈会形式形成的材料不能作为证人证言使用。
证人的身份是由其对案件情况的感知与案件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证人不能由办案人员随意指定或更换。
证人必须亲口陈述或亲笔书写证言,除办案人员制作笔录以外,一般不能委托他人代理。
证人是指除了当事人以外的了解案件情况并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的人。因此,“所有知道案情的人都是证人”的说法是错误的。
见证人是指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办案人员要求对诉讼中的某些法律行为进行见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