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人员需要回避吗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2-01
根据国家规定,有些案件是要经过鉴定之后才可以判定事情的真伪,所以鉴定人员也是很关键的。但是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鉴定人是否要进行回避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鉴定人员的回避情形及程序
一、回避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鉴定人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其回避:1.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2. 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 曾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4. 与本案当事人存在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二、回避程序
根据具体情况,回避程序如下:- 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回避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检察院工作人员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 法院工作人员的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
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对于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对于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在作出对侦查人员的回避决定之前,侦查人员不得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